2013年11月2日

[程式] 遞迴只應天上有,凡人應當用迴圈

這句話的原文是這樣:

To iterate is human, to recursive, divine!

recursive 確實可以讓一些演算法變得更加簡潔
但要如何理解一個遞迴的做法確實有點違背普通人的思考方法
(不知道這有沒有心理學相關的實驗可供證明?)
只是對於一個資訊人來說,這確實是個必備的技能
因此如何理解一個遞迴式,甚至教導別人理解確實是個難題


2013年11月1日

[隨筆] 是否要念博士班? It is a good question!

雖然現在別去念博士班似乎是個共識,但依然會有有志之士(或是傻子)去念
不然教授們就沒有苦工可以分擔工作了
會去念的人其實依舊不算少,只是相比以往確實是少了很多
但不能否認的是:念博士班的機會成本很高
所以現在沒什麼人要念是很正常的
但就算如此,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繼續往上念的人我相信也是有的
在這漫漫長途,不一定可以馬上看到結局的路途上
究竟是否要踏上旅途,我想這確實是個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2013年9月16日

[生活] 喝酒與品酒

喝酒的人分兩種:單純的喝,與認真品嚐在酒液中醞釀構築的世界
對我來說,單純的喝是一種輕鬆的享受
認真的品飲是對釀造者的一種尊重

2013年9月12日

[隨筆] 旁觀者

從以前就有種感覺,我好像不易於被周遭環境的氛圍所感染
或者明確一點的來說:只有我感興趣时周遭環境才對我有影響
這造成的結果是,對於周遭的環境
大多時候我是抱持著旁觀者的角度的
換個說法,也就是所謂的 "看戲"


2013年7月3日

[隨筆] 多為對方想一點,可以少一點紛爭

這篇是 "抱怨,是現在人類的本能" 的後續
很久之前就說要寫這篇,結果現在才動手(汗)
這篇主要是要來說一下我對當時一些事情處理上的想法。有些事情的問題點並非正確或不正確,而是在於這樣的處理方式給當事人或者是旁人的觀感如何。當然你可以不管這些,依你認為正確的方式處理就好,遺憾的是,只要會牽扯到其他人,這就會是要考慮的問題。問題本身也許並不複雜,但是只要牽涉到人與人之間,所有問題都可以變的非常複雜。


2013年6月23日

[C++] rvalue reference 初入門

rvalue reference 是 C++11 裡的一項新功能,這項新功能允許程式設計師可以 reference rvalue,借此避免不必要的複製,因此可提高程式的效能。藉由 rvalue reference 也可比先前更加容易的撰寫 move semantic,是個相當不錯的特色。然而要好好利用這東西其實有點難度,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哪些東西是 rvalue 阿?


2013年6月18日

[隨筆] 抱怨,是現在人類的本能

昨天晚上,一個 FB 的動態引起了小小的討論:究竟一門課程該如何設計才好? 以老師的立場是應該讓修完這門課的學生俱有這門課該有的基礎;以一個學生的角度來說是有學到這門課要他學到的東西 (當然如果還很好修那更好XD) 只是當兩者衝突時,就會聽到許許多多的抱怨了,抱怨本身是還好,問題在於這抱怨是否合理? 是否有認真的去解決問題? 還是只是純粹的心情抒發? 我想,如果只是心情抒發,還是沒道理的抱怨,那這種抱怨聽了只會讓人心煩。但有時候不是抱怨的沒道理,而是沒有抓到問題的癥結點。

2013年6月10日

[隨筆] 表象與真相

今天看到 FB 有人分享了一個故事,故事內文簡單做個摘要的話是這樣:一個相當能幹且內心單純的女子受人之邀前去幫忙一間經營不善的店面,最後這間店面成功的經營起來且生意蒸蒸日上,卻因此遭受店主的猜疑與嫉妒,幾經波折後與店主決裂自行出外開設店面的過程。雖然那個人說是故事,不過據我對她的些許了解,能夠把故事中的女主角的內心描述的如此生動,我想這應該是她對自己一路走來的過程的投影。


2013年6月6日

[隨筆] 象牙塔裡的學者

星期天跟了幾個酒友過了吃吃喝喝一整天的墮落生活 (罪惡感無敵重,而且還幾乎都他們請客,這以後我還真不知道要怎麼還) 酒友的職業、生活、學歷等等都有相當大的不同,聊起來的感覺也特別不同。但也正因為如此,我聽到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有趣的想法,是跟他們一起聊天時最大的收穫。


2013年5月31日

[隨筆] 記得要抬頭多與你面前的人互動

昨天一位認識的酒友約我去品嘗威士忌
(這邊插個題外話,原來好的威士忌這麼棒! 不過也好貴= =")
當然也約了其他認識的酒友,於是一群人(其實也就只有 4 個人XD)就這樣吃吃喝喝聊聊天
席中只有我ㄧ個人是使用傳統的智障型手機,另外 3 人都有智慧型手機。而就這麼剛好,參與的其中一個人從頭到尾都是低頭滑手機,偶而才說個幾句聊一下。雖然主揪也曾多次邀請這位酒友一起喝酒聊天,不過不知道是否最近比較忙碌,一直約不出來,昨天好不容易約出來了,結果就一直當低頭族。之後他先行離去後主揪默默的這麼說了:"結果他今天根本就一直在用他的手機,也沒說什麼話,這樣下次要好好考慮要不要約他了"


2013年5月25日

系列文3: DFM 簡介

根據 Moore's Law (中譯: 摩爾定律),IC 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 18 個月可增加一倍、效能也大約提升一倍。(這邊插個題外話:其實 Moore's Law 一開始不是 18 個月,這是 Moore 本人剛開始提出來時是 24 個月,後來發現速度比他預期還要快,才逐漸修正成 18 個月XD) 現在的半導體業者為了遵循摩爾定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縮小電晶體大小,因為大小變小,速度也就跟著上升、耗電量下降...等等。到現在製程已經進步到 22nm 了,然而當 size 越縮越小,相對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導致最後的良率下降,也因此逼的設計者在設計 IC 時不得不多考慮些因素已提高良率,這就是 DFM - 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 (中譯:可製造性設計),越先進的製程,DFM 也就越複雜、越重要,因此在現在甚至是未來 DFM 都是個相當重要的議題。


2013年5月22日

[隨筆] "台大教授: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系列文暫停一下,來發篇感想文:
昨天這篇文章很紅,看到了不少表示贊同的想法,雖然我也贊同他的想法,不過其實我很想看看有沒有人要出來說點不一樣的看法XD 因為雖然我不算是菁英,但至今為止我所處的環境、所碰到的人大多是成績不差的,成績再差,腳下依然踩著很多人,而國小、國中的人因為漸漸沒在聯絡了,就算是有著完全不一樣生活也無從得知,更遑論了解他們的看法,現在這個依然成績至上的社會對他們是否友善,我想這不是現在的我能夠理解。


2013年5月19日

系列文2: IC 設計流程簡介

承續上一篇,接下來就來簡單說一下 IC 的設計流程
不過這東西當然只能很概要的說,因為這會隨著不同的設計、公司而有所變化
但再怎麼變還是會有ㄧ些共通的東西,所以就來講一下通常會有哪些步驟
順便介紹 EDA 在這之中做了哪些事
(這篇要先講完才能繼續往下講我碩士期間做了什麼鬼東西.....)


系列文1: Introduction to EDA

------- 以下是系列文前言  -------

EDA 這領域說實在的其實有點冷門,因為曝光率不高,所以知道的人其實並不多
剛好這網誌開通後不知道有啥主題好寫,所以就來談談整個碩士生涯做的東西吧
順便講ㄧ些 EDA 相關的小知識
(這系列應該夠我寫好幾篇文章了XDD)
另外因為我懶得找 reference,所以文章是憑印象中的資訊寫的
有錯歡迎指正

2013年5月16日

[C++] based 2D 座標與線段的基本架構

因為最近常需要寫一些在 2D 座標上的幾何演算法
但以前設計的架構實在不太好用,不好擴充 & 使用上也不是很方便
像是重用性不高 & 欠缺彈性,class 內也因為各種原因多了一大堆不再原本構想中的鬼東西
甚至在實作一些演算法時同一種演算法竟然要寫好幾個版本
寫到最後火氣都上來了...於是這幾天終於下定決定重新設計整個架構
以下是最後設計的架構(僅剩介面,實作都拿掉以保持整潔):
https://gist.github.com/shiniglion/5590182